2021-05-20
扬之水,浙江诸暨人,原名赵丽雅。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1996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
扬,《现汉》和《辞海》都有“姓氏”义项。除了东汉的“扬雄”外,另如南宋画家“扬无咎”。“扬无咎”是“扬雄”的后裔,故姓氏从“扬”,不从“杨”。《水浒》里的梁山好汉是“杨雄”。时下一般出版物,同为一个家族的两个名人,却多作“扬雄”和“杨无咎”,一姓写成两个不同的字。这显然不妥。当然,“扬雄”和“扬无咎”里的“扬”,也都可另作“杨”。“扬雄”和“扬无咎”,见《辞海》。...
姓氏,指示家族之符号。现代汉语中,姓和氏早已统一,然而在汉之前,姓和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姓,表示的是同一个祖宗。氏,表示的是同一个祖宗下面的不同的分支。杨姓图腾在古代,有氏是有条件的。贵者,有氏,贱者,有姓,有名,无氏。大概的意思就是,咱们虽然是同一个祖宗,但是你现在是贱人,没人愿意跟你同属一个类别。女性,原则上只有姓,没有氏。女人早晚要出嫁,就属于别人家的了,不属于这个家族了姓氏的婚姻限制姓同氏不同,不可以通婚。姓不同,氏相同也可以通婚。一句话,就是同姓不可以婚配。估计那会姓还是很多的,要是搁现在,同姓不可以通婚,那作为天下第一大姓的李姓,找不着老婆的概率太高了。女子在没有嫁人之前,和父亲同姓同氏,女子嫁人之后,改为夫家的氏,但是姓不变。如一个女子未嫁之前为:姬姓唐氏(这个是晋国的国姓和氏)嫁给了嬴姓赵氏(赵国姓和氏,虽然战国七雄,秦赵打的你死我活,但是秦赵同宗同源,祖上可是同一个爹,都......
人们习惯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而扬州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五香茶叶蛋、吃七家茶、不坐门槛、称体重等预防疾病之举。城里人还有”立夏尝鲜”之俗,即天天吃樱桃、芽笋、青蚕豆、蒜苗、苋菜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立夏之前,有新出嫁女儿的人家,要买凉枕、扇子、阳伞等送到女儿家,谓之”送夏”。 立夏习俗:斗...
扬姓 扬姓为中国罕见姓氏,在全国约有人口88万,分布较广。知名人物有汉代扬雄等人。 中文名 扬姓 类型 百家姓 国家 中国 来源 出自土家族姓氏 目录 1 姓氏渊...
台北谒孔庙百年扬儒风中新社记者罗钦文董会峰虽然已过去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但台北孔庙门外的招贴海报仍告诉了前来参观的游客,这里不久前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台湾春季祭孔活动,佾舞表演和学术研讨中儒风跃舞。时隔半个月,台湾孔子协会4日在台北孔庙里呱呱落地。坐落于台北市大同区大龙街的孔庙,见证了台湾又一弘扬儒学思想、...
李方膺像李方膺是清朝诗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1695~1755)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乳名龙角。通州(今江苏南通)人。画作代表作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李方膺曾任乐安县令、兰山县令、潜山县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职,因遭诬告被罢官,去官后寓扬州借园,自号借园主人,以卖画为生。他擅长梅、兰、竹、菊、松、鱼等,注重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画笔法苍劲老厚,剪裁简洁,不拘形似,活泼生动。同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对李方膺的画艺评价很高,墨竹是郑板桥最拿手的绝技,仍认为李方膺的墨竹“东坡,与可畏之”连画墨竹的圣手苏轼。李方膺喜欢画风竹。他的《潇湘风竹图》画一方丑石,几竿湘竹,竹梢弯曲,竹叶向一个方向飘动,显示出狂风大作的情景。...
罗聘画像罗聘是清朝的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也是扬州八怪中最年轻的一个。(1733~1799),字遯夫,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衣运道人、蓼州渔父,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江苏甘泉(今扬州)。代表作有《鬼趣图》、《梅花记岁图》。罗聘在24岁的时候拜“扬州八怪”之首金农为师,喜欢画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兰、竹等,笔调奇创,超逸不群,别具一格。其中他的《鬼趣图》备受关注,《鬼趣图》主要描写形形色色的丑恶鬼态,无不极尽其妙,藉以讽刺当时社会的丑态。另外,他还擅长诗词,著有《香叶草堂集》,精通刻印艺术,著有《广印人传》。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也擅长画梅,人称“罗家梅派”。罗聘的故居在江苏省扬州市弥陀巷,自己把他在扬州的住所,称之为“朱草诗林”。罗聘故居在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修复。...
金农画像金农是清代书画家,是“扬州八怪”之一,也是“扬州八怪”之首。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钱塘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6),卒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金农博学多才,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篆刻、鉴赏,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菩萨妙相图》、《琼姿俟赏图》等。金农是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他在诗、书、画、印以及琴曲、鉴赏、收藏方面都称得上是大家,浓厚的学养使他居于“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生活在康、雍、乾三朝,因此他给自己封了个“三朝老民”的闲号,他的书法造诣在......
高翔石像高翔,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高翔(1688--1753),字凤岗,号西唐,又号樨堂,江苏扬州人。高翔善画山水花卉,除此之外也精于写真和刻印。其山水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园林小景,多从写生中来,秀雅苍润,自成格局。他也擅长写真,金农、汪士慎诗集开首印的小像,都出自于高翔之手,所画人物线描简练,神态逼真。另外高翔的诗也很有名,有《西唐诗钞》。高翔晚年的时候右手残废了,所以经常用左手画画。他和金农、汪士慎、石涛是好友,“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这句话出自清朝李斗的《扬州画舫录》。石涛死后,高翔每年春天都去为他扫墓,从未间断,直到死去,可见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自隋唐以来,即以经济繁荣而著称,.经济的繁荣,也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兴盛。各地文人名流,汇集扬州。扬州因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许多名士,其中有不少诗人、作家、艺术家。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的作品,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绘画至明末清初受到保守思想的笼囿,以临摹抄照为主流,画坛缺乏生气。这一萎靡之风激起有识之士和英才画家的不满,在扬州便出现了力主创新的大画家石涛。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无法而法”的口号,宛如空谷足音,震动画坛。石涛的理论和实践“开扬州一派”,稍后,终于孕育出了“扬州八怪”等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群体。...
扬氏郡望与堂号,郡望天水郡:西汉时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堂号天水、长扬。...
扬氏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今扬姓居民主要聚居于江西上饶,山西长治、临汾等地。扬姓,在全国约有人口88万,在各姓中排第296位,占全国人口的0.01%。...
出自少数民族的汉姓。北魏时,莫胡氏改为汉姓单姓扬。...
1111世上无鬼,鬼是人们的杜撰物。根据杜撰者的需要鬼有善恶之分,等级之别。在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鬼的故事。说鬼可不是宣扬迷信,是故事的需要,是借鬼喻人,劝人为善,借鬼咒人,以泄怨气。因此,鬼故事在民间能流传几千年。下面我要说的就是发生在人鬼之间的一段传说,是小时候外婆说过的许多故事之一。(一)上门的媳妇1111相传,古时候淮河出口前的那个拐弯处,有个方圆近3里大小的地方,叫泊岗。泊岗有个年近三十的汉子称"愣二哥",愣二哥是个勤劳憨厚、老实巴交的汉子,平时话不多,不管见到谁,都是憨憨一笑,因在家排行老二,所以人们叫他愣二哥。几年前父母哥哥都在一场瘟疫中先后死了,孤身一人靠种两亩薄地度日子。一天中午,愣二哥端起碗正要吃饭,门口来了一老一少两个讨饭花子。老的看上去六十多了,小的只有十六、七岁,是一对母女。愣二哥是孤身,早上起来烧一锅饭,在中间盛两碗吃,中午在锅中加点水,再盛两碗吃,晚上舀两瓢水往......
【注音】hézézhīshé 【成语故事】田成子离开齐国去燕国,鸱夷子皮当随从。子皮讲涸泽之蛇的故事,水泽干了,大蛇背着小蛇逃离,人们纷纷避让,以为碰见神蛇了。现在您仪表堂堂而我其貌不扬,您不如装作我的随从,人们会当我是一个万乘之卿。于是田成子背文书跟行受到优待。 【出处】子独不闻涸泽之蛇首?泽涸,蛇将徙。...
近日,浙江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仪扬运河入江口故道[注:释义故道gùdào【oldway】∶旧有的道路;老路【oldrivercourse】∶水流已经改道的旧河道举例黄河故道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及水工遗迹考古调查工作报告进行了评审,“四闸”“五坝”遗址的具体位置已经确定。 ...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析陇西郡地置天水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领平襄、冀县(今甘谷县东)、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獂道(今陇西县东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开(今天水市北道区南)、绵诸(今清水县西南)、陇县(今张家川县)、街泉(今庄浪县东南)、戎邑道(今清水县北)、略阳道(今秦安县东北)、清水、阿阳(今静宁县西南)、勇士(今榆中县东北)、兰干(今陇西县东北)、奉捷16县。属凉州。...
黄慎图像黄慎,清朝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诗文、狂草书法,绘画被称三绝。(1687—1768)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画作代表有《十二司月花神图》、《商山四皓图》、《伏生授经图》、《醉眠图》、《芦鸭图》、《蛟湖诗草》等。黄慎还是一位诗才画艺俱全的艺术家,他的诗作,情韵清远,如岩绝,烟凝霭积,能非凡境,并著有《蛟龙诗草》一书传世。黄慎擅长人物、山水、花鸟,并以人物画最为突出,题材多为神仙佛道和历史人物,他的花鸟画宗法徐渭,亦纵逸泼辣挥洒自如,如《瓶梅图》、《菊蟹图》等。他的山水虽“不以山水名”,但山水画有一定的造诣,大幅和小景都各尽其妙,潇洒有致,山水代表作如《渔归图》。黄慎擅长草书,书法学“二王”,黄慎的草书,点画纷披,散而序,评者说它象疏景横斜,苍藤盘结。黄慎书画流传较多,大多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内。。北京故宫藏有多幅,如《漱石捧砚图》;......
赋就名声远 挥来风格高 妙质因风剪 新裁对月圆 明月堪持握 仁风待奉扬 清风生掌握 爽气满胸襟 不教烈日当头晒 自有仁风拂面来 九华影动半轮月 六角香生一握风 举处随时消酷暑 动来常伴有清凉 右军五字增声价 诸葛三军仗指挥 明月入怀团圆可抱 仁风在握披拂当襟...
西湖镇境内的砖室墓群在扬州[注:扬州市-扬州市,地处江苏中部,长江西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31°35′至33°25′之间。]并不多见,很多市民都期待揭开墓主人的神秘面纱。尽管这3座砖室墓早在古代就多次被盗掘得很严重,但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考古人员还是陆续清理出了一些随葬品,例如已被风化的铜钱、有些裂纹的铜镜以及夹杂在泥土中很不起眼的漆器的漆皮。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珍珠之类的珠宝,更有人猜测:墓主人是不是东汉[注: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的“白富美”?悬疑一:甬道咋没发现镇墓兽?不排除镇墓兽被盗的可能以前,我市考古人员曾在砖室墓的甬道里发现过面目狰狞的镇墓兽,那么......
出土的元代墓志 在我市考古史上,出土的历朝历代的墓志并不鲜见,不过,元代的墓志就比较少见了。昨天,市考古研究所公布的一份考古报告显示,我市在沈家山一带考古发掘时,出土了一方元代郭礼用墓志,志文中反映了扬州几个重要地名的演变历程,以及郭氏家族在复杂的政治和战争形势下的迁徙路线、家庭成员关系,弥足珍贵。本报记者王蓉文/图 沈家山出土罕...
三阳日照平安地 五福星临吉庆门 居之安四时吉庆 平为福八节康宁 甲第宏开美伦美奂 新屋落成多福多寿 喜建华堂春风入座 乔迁新屋喜气盈门 南望飞云雕梁画栋 西来爽气玉宇琼楼 紫阁祥云物华文宝 朱轩瑞气人杰地灵 天地钟灵文明运启 华堂集瑞富有基开 值升平华厦乔迁福禄满堂 遇盛世新楼矗立紫阳高照 ...
上联:壮士喜骏马下联:红花爱英雄经典对联大全上联:云霞出海曙下联:骏马跃关山上联:迎春燕语巧下联:踏雪马蹄香上联:一堂开淑景下联:万马会新春上联:扬鞭催骏马下联:把酒会春风上联:燕莺新气象下联:龙马壮精神上联:雪中飞赤兔下联:月下赶黄彪上联:小龙舞九州下联:大骥驰千里上联:闻鸡先起舞下联:跃马共迎春上联:闻鸡思奋发下联:跃马抖精神上联:万马争飞跃下联:百花展笑颜上联:万马奔腾日下联:千门幸福春上联:天高鹏展翼下联:路远马扬蹄上联:蹄花沾晓露下联:柳浪饰春风上联:霜蹄千里骏下联:风翮九霄鹏上联:神鞭催骏马下联:祖国壮金瓯上联:丰年龙腾盈喜气下联:新岁蛇跃涌春潮上联:龙腾祥云门接福下联:蛇吐瑞气户迎春上联:祥龙兆祥蛇兆福下联:喜鹊报喜梅报春上联:巳岁迎春花开早下联:蛇年纳福喜报多上联:戊辰传捷龙辞旧下联:己巳报春蛇迎新上联:龙含宝珠辞旧岁下联:蛇吐瑞气贺新春上联:金蛇狂舞春添彩下联:玉树临风喜......
斗非典截长江驾飞船遨游似椽羊毫又写巨著披铠甲擂战鼓乘东风腾跃如意金箍再辟新天借东风劲军劲旅愈战愈勇先进设备誓拿国优迎改制新局新企再接再历科学管理争创精品梅红竹翠溢彩流霞装点锦绣河山迎接新世纪政善人和强民富国创造辉煌业绩振兴大中华如画江山如歌岁月如意人生富裕蓝图众手绘同心改革同德振兴同谋发展小康硕果大家尝三江呈瑞五岳献珍十亿炎黄兴改革春潮浩荡四海朝阳六合庆典千秋华夏颂国策歌舞升平申奥扬眉入世争雄足球圆梦喜事桩桩强国力促农迈步航天斗艳科技兴邦丰碑座座快民心桃花春水遍天涯寄语武陵人于今可改秦衣服铁马金戈回地轴吟诗锦城客此后休嗟蜀道难喜蛇岁三喜临九州入世贸办奥运进军世足赛望马年众望盼一统强国力收台湾扬我国家威喜蛇岁三喜临九州入世贸办奥运进军世足赛望马年众望归一心强国力富人民扬我国家威以法治国以德治国法德齐施九州有望臻长治唯工安民唯农安民工农并举四海无忧庆久安...
Copyright 2022 zupu.cn 浙ICP备18024415号-5